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消費者需要食用高質量的食用油進行烹飪菜肴,因而壓榨精煉油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國家衛生防疫及質檢部門規定從2004年5月1日起對未經精煉的各種食用油禁止上市銷售。
經壓榨后,所生產的油并且沒經過精煉等工序稱之為毛油。毛油是指未經過精煉的壓榨或浸出動植物油脂(如農村的機榨、土榨油和熔煉、火煉豬油等)。其主要成分是甘油、脂肪酸的混合物(俗稱中性油);還含有非甘油物質,統稱雜質,根據雜質在油脂中的分散狀態,大體可歸納為四大類:懸浮雜質、膠溶性雜質、油溶性雜質、水份等
當毛油經過脫磷、脫酸、脫膠、脫臭,脫色等工序將毛油中對食用、貯藏等有害無益的雜質去除而得到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成品油稱之為精煉油。精煉過的食用油不但符合國家相關部門質量標準,而且對人體健康起到很大作用。
毛油精煉設備工藝流程:
毛油→水化脫膠→堿煉脫酸→脫色→脫臭→成品油
毛油脫臭到成品油,油質可達到國家二級油以上標準(原*級烹調油)。該設備投資小,見效快, 食用油精煉設備適用于各種植物油的精煉,毛油經過堿煉、脫膠、脫酸、脫色、結構緊湊,布局美觀。
食用油精練設備的操作流程如下:
毛油用泵泵入煉油罐,進行脫膠和中和操作。當油和皂明顯分離,迅速下沉時,停止攪拌,靜置,然后吸出上層清油至水洗罐。皂腳由底部排空管放至皂腳桶,當皂腳含較多油時,停止放皂腳,皂腳由泵打入皂腳罐。煉油罐中剩余的油混入下一罐繼續。 煉油罐中轉移的清油水洗后去脫色罐進行吸附脫色。脫色油用泵 送到板框過濾器過濾,再轉入拋光過濾機進一步過濾,經過冷卻 器冷卻后進入脫色清油灌。脫色清油由清油罐經熱交換罐吸進脫 臭鍋進行脫臭,脫臭在3―5乇的殘壓狀態下進行,脫臭油放到熱 交換罐中,放完后,將下一鍋脫色清油經熱交換罐吸入脫臭鍋, 進入下一輪脫臭。熱交換罐中的脫臭油經換熱后,用冷水進行冷 卻,用泵抽出進行拋光過濾,然后進入成品油罐。